• 恒信证券
  • 大牛證券
  • 長胜證券
  • 凤凰证券
  • 融资融券
  • 配资平台
首页/资讯/配资资讯|郑旭离开天能重工后转战光伏行业

配资资讯|郑旭离开天能重工后转战光伏行业

  郑旭并非首次涉足A股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天能重工的创始人、前实控人,郑旭曾任中国石油(7.470, -0.05, -0.66%)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金属结构厂厂长。2006年,郑旭与张世启、杨建国、刘素钰等共同创立了天能重工的前身青岛泰胜。2016年11月,天能重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公司IPO之后,郑旭直接持股比例为30%,并一直担任天能重工的董事长兼任总经理。据了解,天能重工属于风电行业,是国内风机塔架生产的龙头企业之一。


  2020年12月,郑旭与张世启整体作价16.75亿元将天能重工的实控权转让给了珠海国资委控制下的珠海港(5.540, -0.03, -0.54%)控股集团。2022年,郑旭也逐步卸任天能重工的一切职务。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郑旭仍持有天能重工1.1亿股,持股比例13.56%,仅次于珠海港控股集团,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此次蓝丰生化披露,郑旭现任兮茗投资执行董事兼经理、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合科技”)董事长。据公开报道,旭合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超高效N型晶硅光伏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集成供应商,公司旗下云南东川、青海两大基地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未来三年将形成超20GW、多基地的切片、电池、组件及电站的垂直产业链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与郑旭曾经和目前从事的行业截然不同,蓝丰生化属于农化行业,产品覆盖中间体、农药原药及制剂三个环节。自2010年12月上市之后,蓝丰生化整体业绩表现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2年,蓝丰生化仅有三年净利润为盈利,其余年份均为亏损状态,且自2018年以来,公司已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2018年至2022年,蓝丰生化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1亿元、15.04亿元、13.42亿元、14.44亿元、14.45亿元,净利润-8.75亿元、-5.17亿元、0.15亿元、-4.91亿元、-3.2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76亿元、-5.22亿元、-0.48亿元、-4.86亿元、-2.56亿元,累计亏损金额为21.88亿元。


  今年一季度,蓝丰生化实现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减少13.03%,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继续亏损1472.71万元、2048.92万元。


  市场关注的是,易主之后,蓝丰生化是否将实施资产重组,注入郑旭旗下的光伏资产。当前蓝丰生化的股价已有所体现,6月19日复盘后,蓝丰生化涨停,报收5.35元/股,涨幅10.08%。


发表评论

  • 随机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