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资讯|北向资金开启扫货模式
除了积极参与实体产业投资,近期外资重新对股市的加码更振奋人心。
据统计,北向资金本周五全天大幅净买入105.46亿元,创近4个月新高。“聪明钱”近期积极进场,再度开启扫货模式,两日合计爆买近200亿元。
数据显示,6月15日、16日(周四、周五),有25只A股的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2亿元。具体来看,宁德时代(231.10 +0.10%,诊股)荣登榜首,净买额超25亿元;同属食品饮料行业的五粮液(184.08 +1.14%,诊股)、贵州茅台(1797.69 +2.43%,诊股)净买额位列前三,加仓额分别为19.41亿元、14.43亿元。三一重工(17.05 +0.77%,诊股)、美的集团(58.35 +0.60%,诊股)、比亚迪(271.08 -0.29%,诊股)净买入额均超8亿元,工业富联(24.06 +6.27%,诊股)、药明康德(71.81 +1.28%,诊股)、格力电器(37.10 +0.16%,诊股)加仓额均超6亿元。
这背后固然有政策面利好消息的影响,比如国家发改委表示要推动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双向发力,持续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将从三方面开展好2023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但更重要的还是整个市场信心的恢复。
近期,不少外资机构都发表最新观点,对人民币资产充满信心。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日前表示,中国股市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在全球新兴市场配置中,建议超配中国资产。
王滢表示,影响全球投资人资金配置判断的重要因子是估值,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指数平均市盈率仅为9倍多,在过去六七年中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同时,明晟中国指数相对明晟新兴市场指数估值有20%的折扣。“无论是绝对估值还是相对估值,中国股票市场目前对全球投资者来说都具有一定吸引力。”王滢说。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同样认为,负面情绪或已完全反映在中国股市中,中国股市目前正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低位。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也表示,考虑到人民银行的最新举措提振政策支持出台预期;经济活动料逐步改善;估值具有吸引力,盈利预测有望上调这几项因素,仍然青睐中国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