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资讯|中国半导体产业是长周期的投资故事
2022年5月,董承非“奔私”后发行的首批产品睿郡承非系列产品在渠道热卖,距今已有一年时间。关于持仓,董承非透露,目前配置主要在三个方向:运营商作为底仓;去年中旬配置的火电板块,现在继续持有;去年10月、11月配置的半导体也继续持有。
董承非重点分享了对半导体产业的看法,他认为这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故事,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从0到1的跨越以后,从1到N的过程。
董承非指出,目前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快已接近前期高点,新的应用出来,受益的是高端产品,最早会拉动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实际上市场迟早会传递过来,在高端产能占据市场后,整个产业的利用率也在慢慢往上走,国内外景气度是联通的。
此外,现在市场上最火的半导体是看谁在做AI芯片,谁是国际大厂的国内供应商,主要是一种映射的投资,但董承非觉得其没有反映出中国半导体未来的发展路径,因为中国的产品不可能马上应用到最高端的应用上面,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在一些中低端领域逐步站稳脚跟,在从0到1结束以后,慢慢实现从1到N,按照中国人的迭代速度和响应速度可以做得很好。”董承非说。
董承非认为,中国企业进场后,半导体行业会从暴利行业走向低盈利的过程,因此,从A股公司商业模式的角度,他关注的顺序为耗材、模拟、封装、数字、设备和制造。
对于火电板块,董承非分析称,新能源的发展实际上是让火电集团在原材料上面有更多选择,反过来降低对煤炭的唯一依赖性,新的发电模式会使中国火电集团的盈利稳定性比原来好很多,“当然其整个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时间的验证。美国前20大的能源公司基本上都是油和电,而且电力企业的估值水平还给得不低。未来市场会朝着这个大方向走。”
谈及地产板块,董承非表示,他的看法和大家一样,整体上地产股票杠杆过大。对于私募而言,会对杠杆较大的板块或行业谨慎一些,因此,没有地产方面的配置。
此外,董承非还透露,配置了一部分消费品,但是跟大家想的传统消费可能不太一样,他没有配置白酒,因为从行业比较来说,白酒从空间上来说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回报。
“相信有朋友会问AI,很明确地讲,我对AI理解不深,现在没有参与,未来可能也不会参与。”董承非坦言,“我的持仓结构跟去年底没有什么变化,我对主题型投资不太擅长。”
董承非表示,今年已逐步把仓位加高,没有减仓,权益仓位约7成,持仓方向为低估值高分红及部分自下而上长期看好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