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恒信证券
  • 大牛證券
  • 長胜證券
  • 凤凰证券
  • 融资融券
  • 配资平台
首页/资讯/配资资讯|千亿房企接连退市

配资资讯|千亿房企接连退市

  又一家曾经的千亿闽系房企正式停牌。6月12日,因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均低于1元/股,阳光城股票自开市起停牌,公司股票可能被深圳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交易。


  截至最后一个交易日,阳光城股价已跌至0.37元/股,总市值15.32亿元,股价较2015年的最高峰9.84元/股缩水超过96%。


  过去两年内,大多地产股股价都下挫超过9成,不少更触发退市风险。此前,川系开发商蓝光发展已于6月6日正式退市,成为2023年第一家从A股退市的房企,也由此拉开了地产股退市大幕。


  另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嘉凯城、美好置业、泛海控股、宋都股份、中天金融、粤泰股份等房企触发退市风险,它们主要面临的退市风险为“面值退市”,即“1元退市”(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此外,一些徘徊在1元/股的A股房企开启股价保卫战,将股价勉强维持在安全线以上。


  目前沪深两市中拥有地产股近120只,港股亦有超100只内房股。过去,地产股一度备受资本青睐,在2005年、2015年经历两轮大涨,2017年港股内房股亦迎来一波热潮,将地产股的价值逐渐推向高峰。而如今,中国恒大、世茂集团、中国奥园、花样年、祥生控股等超20家港股房企仍处于停牌状态。据港交所《上市规则》,可以对连续停牌18个月的上市公司进行摘牌。


  在退市的氛围中,超跌的地产股在6月迎来一波筑底反弹。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收盘,6月以来地产指数涨幅超过4.5%。短期利好刺激下,有人伺机抄底。


  林园投资创始人林园5月下旬曾公开表示:“由于前期大幅下调,地产板块的投资价值受到市场质疑,但更换更好的住宅依旧是居民改善生活的主要方式,因此地产公司不会消亡,尤其是经过前期调整后,该板块投资价值凸显,会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


  这个夏天,地产股又一次站在资本的风口浪尖。


  有人黯然退市,有人仍在护盘


  相比港股18个月连续停牌即面临摘牌的规定,A股这波“面值退市”更为残酷,游走在危险边缘的房企纷纷祭出增持戏码。5月底以来,已有包括宋都股份、荣盛发展(002146,诊股)、世茂股份、新华联、金科股份(000656,诊股)在内的多家房企抛出增持计划。


  其中,5月30日,世茂股份称,控股股东峰盈国际或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自2023年5月31日起3个月内,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含),且不超过2亿元(含),增持价格不高于1.30元/股。反映在股价上,5月31日到6月5日的4个交易日内,世茂股份收获4个涨停板,成功将股价拉升至1.2元/股以上。


  截至6月13日收盘,世茂股份报收1.2元/股,总市值约45亿元,暂时摆脱退市风险。而世茂系另一大港股上市平台世茂集团股份自2022年4月1日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至今已超过一年。


  同时,截至6月13日收盘,有8只A股地产股股价低于1元,另有9只地产股股价低于2元。


  荣盛发展和金科股份则推出保卫股价的“组合拳”。除增持外,金科股份还宣布了定增计划,荣盛发展则选择定增募资收购新能源领域相关公司。


  5月28日,荣盛发展宣布计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38%股权;6月8日,荣盛发展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配套募集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第二日(6月9日),停牌两周的荣盛发展开盘即涨停,并于6月13日继续收获第三个涨停板,报收1.56元/股。


  无独有偶,6月7日,金科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母公司旗下恒昇大业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恒昇大业20%股权。因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避免对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影响,金科股份股票自2023年6月7日上午开市起停牌。金科股份预计在不超过10个交易日的时间内披露本次交易方案。停牌前,金科股份的股价刚好站上1元/股的生死线。


  “免税”“新能源”,地产股借着这些概念在资本市场短暂“收割”一笔的案例比比皆是。然而,从提出收购到方案落地仍有很长距离,是为提振股价的“战术性收购”,还是房企切实的战略动作,仍未可知。


  事实上,对房企而言,股价持续下挫、甚至退市,更多是其经营恶化的结果,要想真正重获资本市场的认可,还需解决巨额亏损、高负债等根源性问题。


  中银证券(601696,诊股)就指出,今年年报季中房企2022年业绩普遍承压,部分房企处于大额亏损的情况,投资者对公司自身的信心也受挫,这也再度使股价承压。但它同时认为,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地产公司。整体而言,这有利于行业加速出清。随着部分份额让出,行业“强者恒强”的现状将持续深化。

发表评论

  • 随机昵称